Search

我想再多說一點關於這篇文章
主要是我想分享Issa的角度

在美麗佳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想再多說一點關於這篇文章
主要是我想分享Issa的角度

在美麗佳人的訪問裡
Issa是採訪撰稿
我是受訪

雖然這幾年我們很密切的工作
一旦進入採訪關係
還是有著些許不一樣的氛圍

而大多數人在看採訪文章
可能比較少會注意採訪撰稿記者
所以我想分享Issa的角度

很久以前以及長久以來
我跟媒體的關係有著算大吧的距離
什麼能說、什麼想寫
彼此不見得有同樣的觀點
於是在好像工作又好像私下閒聊的對話之中
如何拿捏,對我來說很困擾

而最後呈現的文字
究竟是受訪者的真實想法?
還是其實是採訪者的自我解讀?
讀者如何辨別?
還是這一切根本無所謂?
反正只是八卦心情隨意看看?

是不是每一種角色都會有這種
跟世界的關係存在著親密也不信任的狀態
我們很難以對方的角度來同理
以及不見得相信世界對我們的友善

(譬如雇主與員工的關係⋯)

我是後來跟許多工作人員很熟
在聊天時聽到從他們的角度投入的熱血與關心和保護
感受到關係對立的可惜

而工作人員終究也無法真的同理其他角色
我也會從我的角度來告訴他們
我們的不安與痛苦

所以我想分享Issa在採訪我之前的心情
也讓讀者可以注意撰稿者的名字

然後
你看到的重點是什麼就是你自己的事了
你的眼睛造就你的世界
我亦然


以下來自Issa Chang


這是我第一次以採訪的角度寫稿
跟寫專輯文字時的狀態不太一樣
而且是一個我這麼熟悉的對象😂
我只有一個念頭 想寫好 讓更多人感受她的魅力

原本想過不需訪問 就直接寫
(可能短篇的可以)
但萬芳經歷生命過程的方式與狀態常常有許多細節
是我無法揣測
而我也不想猜想
想如實呈現
那個很有重量的力量

每一次聊天,都會有很豁然開朗的體悟

雖然最後頁面排版呈現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🥲
希望內容大家都還閱讀得清楚

謝謝萬芳一口答應,也一字未改
謝謝小豬找我,給我這個有趣的學習經驗

「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, 我就做我的獨特。 我們都各自做自己可以的, 其實就好了。」
———萬芳


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
採訪文章點進去看:https://www.marieclaire.com.tw/community/opinion/59342/one-fang?atcr=44b40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